当前位置:光阴小说网>都市言情>苟在明末当宗室>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指点战场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指点战场(1 / 2)

这一日,孙承宗和平时一样早早就起,用了早饭后先在院子里散了会儿步,随后就去了他的书房。

进入书房,他的目光下意识就朝着墙上挂着的地图望去,看着地图上错综复杂的线条还有他这些日子密密麻麻的标注,孙承宗口中不知在轻咛着什么,目光越来越亮。

也不知过了多久,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,片刻书房的门就被敲响了。

“进!”

话音落下,书房门被推开,进来的是孙承宗的小儿子孙镐。

孙承宗有七个儿子,年龄最大的长子贡生出身,后选为山东高宛县令,前几年因考评不错再加皇帝的照顾升了官,现已调任山西平定为知州。

这个长子虽人实在,但不是读书的料,而且性格过于耿直的缘故,在官场上也走不远,能当知州恐怕是他仕途的终点了,不过这样也好,如果真让他官做的大了,以他的性格和能力这个官场可不好混。

次子之前中了乡试却一直没有出仕,直到五年前朝廷看在孙承宗的面上才正式授官,眼下在河南一个小县当知县。三子早逝,留下了两个孙子。四子、五子、六子和七子孙镐都不是读书的料,资质平平,孙承宗三年前回乡时,皇帝给了他恩赐,让其萌子为官,孙承宗想来想去让五子去了工部谋了个差事,其余几个儿子都留在了身边。

相比几个不出息的儿子,孙承宗更看重自己的孙子辈。但就算几个儿子读书不成,不过孙家的家教很严,孙承宗的几个儿子从人品方面来看却是毫无问题的,尤其是最小的孙镐,这是孙承宗六十多岁生的幼子,眼下也不过二十出头,虽然同样没什么读书的天赋,但这孩子不仅实在,更是孝顺,这几年孙承宗在家一直都是由他亲自照料着。

“父亲,京师总参议部刚送来的军报!”进了门,孙镐先恭恭敬敬给孙承宗行了一礼,随后就道。

孙承宗嘴角露出了微笑,每日他都等着从京师来的军报。他也没伸手去接孙镐手中的军报,而是继续背手而立,站在地图前。

“念!”

“是!”孙镐应了一声,打开手中的军报就念了起来,当孙镐第一句话刚刚念完,孙承宗整个人就如同一把脱鞘的利剑一般,散发着令人生畏的气息。

“初五清晨,主帅王晋武下令强攻盘山,祖大寿为先锋率其部猛攻盘山,新军炮火掩护,辰时开战,直战至当日酉时,我部奋勇争先,杀敌无数……。”

“当夜子时,先锋祖大寿察觉盘山守军有异动,果断领兵发起夜攻,丑时我部拿下盘山,敌酋索尼、鳌拜留汉军旗驻守,主力趁夜脱逃,祖部尾随追击,总兵吴三桂率关宁铁骑在吴家坟截住其部,双方展开大战……。”

随着孙镐的一个个字念出,孙承宗的眼睛越来越亮,他上前一步目光在地图上游走,然后抓起边上的笔就在几处做了标记,接着继续聆听孙镐往下念。

等听到孙镐念到双方骑兵在吴家坟大战,明军主力追击赶到,建奴狼狈撤退至西宁堡。

第二日明军进攻西宁堡,仅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拿下了西宁堡,歼灭西宁堡的守军。至此,整个辽西走廊全部被明军打通,辽西走廊要地完全落入大明之手。

随后王晋武并没就此停步,挥师出辽西走廊抵达辽河平原。在接下来的两日内向东北方向一路推进,直抵海城。其中建奴虽依仗骑兵同明军不断周旋,并意图偷袭明军后军,但都被明军识破,非但没有占到上风反而被明军打的溃不成军,无奈退却。

“接续念!”突然,孙镐停了下来,孙承宗一愣急忙催促道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光阴小说网